苏洵屡试不中,于是,把希望寄托在苏轼、苏辙身上,对他们精心培养和教育,明确读书、作文的目的。读书首先是为了“治人”,或叫“施之人”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治国安民效劳;同时也是为了“治身”或者叫“治气养心,无恶于身。”即使不为当时所用,也要著书立说,以传之后世。他曾亲自出题叫苏轼写《夏侯太初论》,苏辙写《缸砚赋》。自己“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闭门十年苦读,最终成为一代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