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 论文 科研项目

阅读量:581

发布时间:2022/09/05

中国传统锁具研究综述

刘扬

(眉山三苏祠博物馆,四川眉山620000)

摘 要∶锁具根据使用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刑具锁与刑罚、礼法有关,门锁与财产保管、安全防卫有关,首饰锁与金属细工艺、纹饰图案有关。锁具在古代封闭作用上的特殊性与刑法、生活、审美、技术的联系是不能被忽视的。但中国传统锁具在古代文献中较少提及,近现代也少有人研究。宋代以前的锁具专门研究还很少,文博圈内研究锁具的学者更是鲜为人知。对传统锁具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国锁具学术研究的系统化,不仅能进一步认识古代社会生活,也有利于古代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的研究。

关键词∶考古;文物;锁具史;古代生活;传统锁具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2.041

1  研究背景

锁具封闭的特殊功能使其在特定历史时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习惯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最早提到中国传统锁具的研究价值的是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在中世纪的工匠当中,锁匠和磨匠一起肯定在煤和铁的旧技术时代初期提供了当时所需要的手艺,因此,写到这里,如果我们忽略关于锁和钥匙的制造者们的事迹不提,那将是不可饶恕的。可惜,至今亚洲锁匠艺术的历史连起码的一页都还没有,所以我们只能指望写出一个很简单的概略。”①

民国时期,李约瑟调查了仍在使用的传统锁具,从机槭构造角度入手,与西方博物馆馆藏、考古出土材料相比较,讨论构造和工艺上的差异,进而探讨古代东西方的交流。他专注于机械构造上的异同,在缺少中国锁具出土资料的同时用古代文献弥补,给中国古代锁具开了一个结构研究的门。其后有部分收藏家、机械专业教授通过收藏的锁具对中国锁具史进行了著书,促进了锁具鉴赏、收藏交流,但大多整体跨度太大,多以时期或材质分类,偏重于介绍,缺乏考证,更倾向于收藏鉴赏而没有形成系统性的学术研究。卢嘉锡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在《弹性件》一节里简单介绍几种出土锁具,也仅仅三页纸。中华锁具文化研究会主编的《中国古锁图谱》,通过锁具协会收藏家手中的藏品,将多个时期的锁具进行了汇总和描述,并附上大量多角度高清的照片,给系统认识古代锁具提供了较大的帮助,但因来源不清以及尺寸、结构、资料分析等数据的缺失,以学术角度研究起来较为困难。

2  研究意义

随着全国考古工作的推进和更多发掘报告的公开,出土了相对丰富的古代锁具,其中有战国刑具锁,汉代铁锁,北朝铜锁,隋唐五代鎏金银锁、铜锁、木锁、铁锁,宋辽金铁锁,明清长命锁及配套使用的锁扣、环、钉、钥匙等众多出土资料,其中不乏结构独特、造型、纹饰、保存较好的精品,如北魏侯义墓出土的铜锁、北齐娄睿墓出土的墓门铁锁、高昌国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遗址出土的木锁钥、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鎏金银锁钥(图1、图2)、唐豆卢贵妃墓出土的鎏金铜锁(图3)、唐李锤墓出土的鎏金银锁钥(图4)、唐章怀太子墓鎏金铜锁、唐永泰公主墓铁锁(图5)、巴拉巴什3号村落渤海国残铁锁、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铁锁(图6)、五代李茂贞墓出土的铜锁、五代钱宽夫妇墓出土的铜锁钥、五代李舁墓出土的铜钥、五代王建墓出土的铁锁、北宋虎丘云岩寺塔基出土的鎏金银锁、克拉斯诺亚罗夫斯科城址出土的辽金铁锁钥等,对锁具史的认识有了较大改善。自《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发行以来,国内研究科技史、古代机械的学者越来越多,锁具史研究也大有进展。纵观锁具史研究,多数学者集中在明清锁具上,更多的是纹饰、巧匠造型、佩饰及民俗,且少有人研究锁具功能与发展,特别是系统研究明清以前某一时期的锁具更是少有。推测有以下三种可能一是出土量较少,分布零星,材料没有形成系统整理,部分书籍图片老旧、来源模糊,缺少较详细的数据资料,大范围的比较研究工作量较大;二是大多数锁具造型少变、纹饰朴素,多数研究人员更倾向于纹饰精美、造型别致、材质不凡并有文字的稀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