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祠简介 管理信息 苏祠荣誉 苏祠历史 馆长推荐 苏祠动态

阅读量:3552

发布时间:2021/08/03

苏轼徐州抗洪:“吾在是,水绝不能败城!”

河南一定行


20日,大雨泼天而至,公共交通瘫痪、乘客被困列车及地铁、断水停电市民被困街头廊檐……
河南,成了亿万国人心之所系。胡辣汤挺住啊热干面来了、人民子弟兵58份请战书、逆行救人的铲车师傅、跪着救治的白大褂……
有人挺身而出,冒雨守护;有人汇聚微光,风雨同行。而这份面对危难的坚韧和温柔,国人历来如此。
图片

水至前,安稳民心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苏轼调任徐州太守。在任还没过几天轻松日子,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洪水不期而至。
听说大水将至,城内人心惶惶,富商大贾争相出城避险。万千百姓是去是留?这座城是守是弃?
苏轼走上城墙,望着城外洪水思索着。如果弃城,一天之内即可撤离到西面的云龙山上。但这样一来,徐州城将毁于洪水。老百姓保住了身家性命,但洪水后呢,吃什么?住哪里?作为一州之首,不能守护百姓安身立命的家园,算什么父母官。最后,苏轼拿定主意,与徐州城共存亡。
“吾在是,水绝不能败城!”
简简单单几个字,深深打动民众,大家纷纷投入抗洪。

图片



水既至,妥善调度


八月二十一日,大水来到徐州城。九月初,徐州城外的水位达2.89丈(9.6米),比城内平地高出1.09丈(3.6米)。洪水铺天盖地而来,城外护城堤眼看要被洪水淹没。
苏轼当机立断修筑长堤,派官员分段负责。同时,调集五千民夫,疏浚下游河道,加固城墙。苏轼穿着草鞋,拄着木拐,亲自指挥。
然而,汛情危急,人手不够。宋朝军队由皇帝直接统帅,不能为地方官调配。苏轼亲赴徐州禁军驻地,恳请禁军参与抗洪。
看到苏轼满身泥泞,被拳拳爱民之心感动,禁军首领立即集合全体士兵奔赴抗洪第一线。
人心齐,士气高,城东南筑起一道护城长堤,总算把洪水拦住了。然而暴雨下个不停,积水排不出去,水位越来越高,距城墙头只有三尺了。苏轼却在城上搭帐篷住下,以示他与徐州共存亡的决心。军民见状,抗洪信心更为坚定。
十月十五日,黄河水流入了黄河故道,围困徐州城的洪水慢慢退去。被大水包围45天的徐州城彻底解除危机。徐州城保全了。
图片

水退后,固城护堤


洪水退了,人们欢欣鼓舞,十分感激苏轼。但苏轼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着眼后世。他上奏朝廷,请求拨款,整修提防,以防洪水再至。但朝廷官员不知徐州处境的危险,迟迟未予答复。苏轼无奈,只好将原定的石头防洪堤改为木堤。他的方案被皇帝采纳了。皇帝下旨,赞扬他在抗洪中的功绩,并拨款3万多贯,1800石粮食,7200个义务工。
为了庆祝抗洪胜利,鼓舞军民斗志,苏轼在子城东门城墙上兴建了一座十丈高楼,按“五行”之说,黄色为土,土克水,取名“黄楼”。其实,苏轼修建黄楼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彰显徐州军民不畏凶险、同舟共济、抗洪保城的壮举;二是为了增强东门的抵御洪水能力,以防后患。
“黄楼”从此成了徐州人民抵御洪水的力量象征。苏轼与徐州军民一起修筑的抗洪大堤,如今被命名为“苏堤路”。苏轼在徐州抗洪,是他亲民、爱民思想的集中体现。所以,林语堂先生把苏轼知徐州时期称为“黄楼时期”。
图片

入选历史治水名人


2019年,国家水利部评选第一批历史治水名人,共12人。苏轼因对水利建设的卓越贡献入选。苏轼在不同任上主持或参与的水利工程不胜枚举。
徐州黄楼、杭州西湖、颍州西湖、惠州西湖……这些都是苏轼留下的治水地图。他还为广州设计了一套“竹制管道”引水入城,被称为最早的“自来水”工程。
除积极参与治水实践之外,苏轼还撰写水利著述《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

参考文献:
王水照、崔铭《苏轼传》
赖晨《苏轼抗洪:死守徐州45天》
周奎生《抗洪保城建黄楼》


图片

图 | 三苏祠,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 轩园
责编 | 周云容
审核 | 陈仲文

投稿邮箱:sscbjb@163.com


图片